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武漢市“十四五”規劃:規模化推進淺層地熱能(地源熱泵)利用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武漢市城鄉建設局 發表時間:2022-03-11 10:15:04瀏覽次數:2626
地大熱能網訊:3月11日,武漢市城鄉建設局官網發布了《武漢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武漢市將規模化推進淺層地熱能的建筑利用,“十四五”期間,累計新增地源熱泵建筑應用面積300萬平方米。同時加強中深層清潔供熱關鍵技術研究,積極推進中深層地熱清潔供暖的工程示范。本規劃由武漢市建筑節能辦公室、華中科技大學、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共同編制完成。
“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新增綠色建筑面積 13470.89 萬平方米,其中獲綠色建筑標識建筑面積達到 3186.92 萬平方米;累計新增節能建筑面積19873.38 萬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 4665.49 萬平方米,居住建筑 15207.89 萬平方米;累計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4760.63 萬平方米;累計對 676.83 萬平方米既有建筑進行了節能改造,其中公共建筑 443.21 萬平方米,居住建筑 233.62萬平方米;全市累計新增建筑節能能力 225.82 萬噸標準煤,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確立的目標任務。
《規劃》提出,到2025年,累計新增節能建筑12000萬平方米,城鎮新建居住建筑建筑能效由65%提升至75%,城鎮新建公共建筑建筑能效由50%提升至65%,竣工綠色建筑占比達到98%,累計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6625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既有建筑綠色改造面積760萬平方米。
為深入把握規劃的主要目標,武漢市“十四五”將圍繞推動綠色建筑“量”“質”均衡發展,提高綠色建筑發展水平;推動低能耗標準實施,提升建筑節能能力;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動多元化與規模化發展;推動既有建筑節能綠色改造,提高既有建筑能效水平;加強標準與監管體系建設,促進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研究,加強技術應用推廣;推動綠色健康智慧技術應用,提高住宅健康智慧性能等七項任務展開工作。
“十三五”期間,武漢市完成了《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程》(DB42/T 1304—2017)、《淺層地熱能利用監測技術規程》(DB42/T 1358-2018)、《地熱能源站智慧能源系統控制研究與軟件開發》、《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與區域集中供熱供冷耦合技術研究》、《復合式地源熱泵系統及智慧能源站關鍵技術研究》、《武漢建筑領域碳排放達峰研究》等相關科技攻關課題及標準編制工作,為推進武漢市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探索建筑碳排放達峰路徑的工作開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規劃》提出,通過推廣應用太陽能、空氣能、淺層(中深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進一步擴大應用規模。“十四五”期間,累計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6625萬平方米,其中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面積3300萬平方米,地源熱泵建筑應用面積300萬平方米,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建筑應用面積3025萬平方米,新增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裝機容量113.5兆瓦。
《規劃》要求,在資源條件適宜地區,優先發展工業余熱和再生水源熱泵(含污水、工業廢水等),積極發展地埋管地源熱泵、地表水(含江、河、湖等)地源熱泵,適度發展地下水地源熱泵,規模化推進淺層地熱能的建筑利用。深入開展地熱能建筑規模化應用試點示范工程建設和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推動在低碳生態城(鎮)、綠色重點小城鎮建設中,充分利用區域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將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作為約束性指標,實施集中連片推廣。
同時,加強中深層地熱資源勘探與應用潛力評估,開展中深層清潔供熱新技術和實施工藝研究,積極推進中深層地熱清潔供暖的工程示范,提高地能供暖的利用規模。“中深層清潔供熱關鍵技術研究”已列入武漢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十四五”發展規劃重大科研項目,該項目將結合武漢地區的中深層地熱能資源條件和特點,研究中深層清潔供熱的成套關鍵技術。
《規劃》還提出,促進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和多元化發展。將可再生能源利用納入各級上位發展規劃之中,與綠色建筑、低碳城區規劃相銜接和協調,推動太陽能、地熱能、空氣能、生物質能、余熱等能源的綜合利用。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多能互補、多元互動的建筑能源利用形式,構建多元配置、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體系。
“十四五”期間,武漢市將編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審查要點》,加強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設計圖審、項目檢查、竣工驗收和運營維護的監管和后評估,從應用種類、應用形式、設計方案、實施質量、運行能效等方面評估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的合理性和經濟性。修訂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政策法規,要求政府辦公建筑、公益性公共建筑和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應根據建筑實際需求在余熱廢熱利用、太陽能光伏、地源熱泵(中深層地熱能)中至少選擇一種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到建筑用能系統中。
《規劃》要求,進一步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降碳提效的本質作用,引導各類型建筑多方位全過程應用可再生能源系統,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同時,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關鍵設備和儲能技術研發和推廣,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規能源利用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標準體系。
上一篇 > 國家能源局:支持中高溫地熱能發電和干熱巖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