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溫泉

地熱溫泉旅游開發價值評價

      溫泉是最常見的一種地熱資源,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由地大熱能教授對旅游資源的定義,溫泉是典型的休閑與體驗性旅游資源溫泉沐浴能讓人得到體能、生理、精神上的享受,達到休閑、度假、保健養生的目的。開發溫泉旅游資源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何合理、有序、可持續地開發利用我國溫泉旅游資源,正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地大熱能專家介紹:國外對溫泉的研究起步較早,牽涉到溫泉旅游發展歷史的研究、溫泉開發方向的宏觀角度研究、溫泉旅游客源市場的研究、溫泉酒店的研究。縱觀我國溫泉資源的相關研究成果,從溫泉資源開發適宜性論證到開發后的溫泉地游客滿意度的研究以及溫泉旅游相關因素的探討,有一定的成果,總結主要為以下三大方面:
 
  首先,溫泉資源開發價值評價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文章,為地方溫泉資源開發提供了有力的科學參考;其二,從溫泉的開發模式及空間結構的角度做了相關研究;另外,從溫泉旅游的相關特性研究上,也有不少的成果。
 
  實際上,由于溫泉旅游資源受游客容量和吸引力等客觀因素的限制,為非主流旅游資源,對溫泉旅游資源研究的關注程度遠不及山岳型和濕地型等旅游資源。其中,對溫泉旅游資源開發價值的評價及其指標的選取方法上都是套用其他旅游資源開發的評價基礎,沒有考慮到溫泉資源自身游客容量和吸引力局限性,在指標的選取上也沒有真正按照旅游系統三要素選取及確定指標具體對象,特別是出行系統的實現方法上很簡單、粗略,不能科學地反映旅游地的可進入性。
 
  鑒于以上考慮和目前我國溫泉旅游業方興之際,地大熱能教授對區域溫泉旅游資源的開發適宜性進行全面科學評估,為我國區域溫泉旅游資源合理地、可持續地開發及其評估方法上作科學參考。
 
  1、溫泉旅游目的地系統指標:
 
  溫泉旅游目的地系統包括溫泉資源稟賦和溫泉點所在地的環境狀況。溫泉資源稟賦是溫泉旅游地賴以發展的主要物質基礎,是產生旅游吸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決定溫泉旅游開發選址的客觀必要條件。溫泉資源稟賦一般從溫度、流量、水質、地質地貌背景等因素來評價溫泉旅游資源的開發價值。地質地貌背景決定溫泉的穩定性、溫泉地的地貌景觀特色和開發用地條件;溫度和流量決定溫泉的儲量,進而影響溫泉旅游開發的容量規模和旅游地持續發展的能力;水質決定溫泉的治療功能。
 
  其中,又以溫度和流量對溫泉旅游開發的影響最大,并成為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盡管我國大部分地區把溫泉定為25℃以上,但正如前文所說,30℃溫泉才具有旅游開發意義,因此本研究中只有大于30℃的溫泉才計入湖南省溫泉旅游資源范疇,這與湖南省旅游局課題[22](湘旅[2008]82號)研究是相一致的。參照我國《地熱資源地質勘查規范GB11615—89》,本文結合湖南省溫泉實際情況將溫泉劃分為4級,即低溫溫泉30~40℃、中溫溫泉40.5~60℃、中高溫溫泉60.5~80℃和高溫溫泉≥80.5℃。
 
  2、溫泉旅游客源地系統指標:
 
  溫泉資源不同于其他可承載客容量大的旅游資源,游客出游體驗等方面也是遠遠小于其他旅游資源所帶來的。因此,溫泉旅游吸引力較小,其客源地市場不會很遠,只能局限于溫泉點周圍一定區域。在進行溫泉旅游資源開發價值評估時,這往往被學者們所忽略,其要么夸大了游客市場,把市場定為全國各地而在研究中不把客源地市場計入指標體系中;要么就是縮小了客源地市場,把市場不自覺地僅定在溫泉地所在的縣城鎮、地級市、最近的外縣城鎮和外地級市。游客抽樣調查表明,溫泉旅游地的客源市場主要是以國內為主,而且80%的游客集中在4h交通半徑范圍內的周邊城鎮群。一方面溫泉開發要求游客數量既要達到維持經營所需的門檻量,另一方面又要求盡量滿足4h交通半徑圈內游客量,游客市場的大小是溫泉資源開發規模的準繩。
 
  3、溫泉旅游出行系統指標:
 
  交通因素也是溫泉資源開發的重要條件,溫泉往往分布于偏遠的山區,良好的可進入使得很多溫泉資源的開發成為可能,反之則大大限制了溫泉資源的利用。自然,溫泉分布城市或高等級公路附近都是很好的區位。過往的研究大多簡單地把旅游資源與城市距離、高等級公路距離和車站距離作為可進入的指標,盡管有可取之處,但旅游出行系統是把旅游客源地系統和旅游目的地系統緊緊聯系在一起的,脫離開目的地系統和客源地系統構建出行系統指標是脫離實際的。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有疑問可以撥打電話:027—87580888或登錄網址:drzj.hbddrn.com專家在線解答.“地大熱能(www.micrb.com)”依托中國地質大學的學術優勢,組建了一批由海內外學者組成的世界一流的交叉人才團隊,聚集了十大優勢學科領域(地質學、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理信息系統、管理科學與工程、旅游資源管理)三十多位專家學者,定期研討地熱科學問題、問診地熱實際難題,并積極與各國內外的地熱研究單位、學者進行學術交流與探討,緊跟行業內前沿發展理論與應用技術